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地理空間數據云第三屆用戶大會在京舉行
為加強與用戶交流與合作,不斷提升地理空間數據云平臺服務質量和水平,12月8日,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科學數據中心在京召開了地理空間數據云第三屆用戶大會。此次大會以“分享地理智慧發現數據價值”為主題,科學數據中心領導、相關機構專家學者、用戶代表等200余人出席會議。
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科學數據中心主任黎建輝主持了此次大會。黎建輝主任代表科學數據中心對用戶多年來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并在致辭中表示,目前地理空間數據云平臺已積累了10萬用戶,希望通過本次會議共同研討地理空間數據云服務模式與未來發展,地理空間數據云將堅持一貫的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優的產品服務。 隨后,地理空間數據云產品負責人王學志博士做了“分享地理智慧發現數據價值”的主題報告。王學志介紹,做為中科院的研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的支撐服務機構,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于2007年啟動了地理空間數據云(簡稱GSCloud)平臺建設,其目的是方便國內科研人員對國際國內地學科學數據的使用。依托中科院高速網絡、海量存儲、分布式計算等技術優勢,經過持續8年的服務和發展,GSCloud已經從最初的專注于免費數據匯聚,逐漸發展成為地學數據服務的綜合性平臺。其主要服務內容包括國內外免費數據匯聚、地學模型在線服務、數據產品免費共享、數據眾包需求匯、數據眾包任務匯、數據眾包數據匯、iCarto云制圖等。目前,GSCloud提供9大類96個子類的地學領域數據產品,其數據匯聚能力達1PB。已擁有10萬+用戶,700萬+元數據信息,200萬+實體數據,分發數據量超過500TB。
為了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結合龐大的用戶群體智慧及自身優勢,地理空間數據云同時開創了“科學數據眾包服務模式”服務,地理空間數據云工程師趙江華在介紹眾包服務時表示,“科學數據眾包服務模式”將充分利用分布于互聯網的各類數據、設施等資源,聚集全球科研人員的智慧,共同解決數據產品標準化生產及獲取問題,優化各類科技資源的配置,滿足各類用戶的特定數據需求,實現大規模高質量數據產品的快速生產和積累。
據了解,此次大會還邀請了數位業內資深專家與學者對地學遙感技術、知識挖掘、數據服務模式等話題進行深度的探討,同時剖析空間數據知識和價值發現模式和空間數據服務平臺發展新趨勢。